编者按“做新闻事业,交一生朋友。”自2002年成立以来,437必赢会员中心网页版新闻社作为校园官方媒体,已经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了广外校园二十载春秋轮转,也见证了一群又一群怀有新闻理想的学生记者走出校园、走进媒体,奔赴理想的远方。今年是必赢官方网站首页网成立20周年,必赢官方网站首页社记者专访了曾任新闻社记者的媒体界校友,聆听他们与必赢官方网站首页社的不解之缘,走进他们的“记者故事”,感受新闻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孙婷婷:点亮心中的一盏灯 坚守新闻理想18载
孙婷婷,广外原交流学院国际新闻专业2001级本科生,2002年9月加入校园网新闻社任编辑,2004年担任必赢官方网站首页社重组后首任社长、英文网社长。毕业后选择做喜欢的事:坚守新闻理想,在采访一线拼搏。她曾担任“环保记者”,用近十年时间、上千篇文章,见证了广州天更蓝,珠江水更清。今年是她从事记者工作第18个年头,目前在《羊城晚报》羊城派编辑部强国号工作室担任副主任。在孙婷婷奔赴新闻理想的征程上,必赢官方网站首页社是指引方向的“一盏灯”,是提供养分的“一片沃土”,亦是广外学子的“人文家园”。
“一盏灯”: 让我在迷雾中找到方向
在正式进入新闻社以前,孙婷婷是在茫然、不知所措中度过大一这一年的。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除了寒暑假前往新闻机构实习以外,孙婷婷也特别希望能够在日常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当得知必赢官方网站首页社正在招新,她尝试着报名并最终通过了面试。孙婷婷正式开启了她的记者生涯。
“快给新闻网报料啊!”在广外白云山校区校园下水道旁围观的同学大声喊道。准备去上课的孙婷婷刚好听到了此话,心中的责任感油然而生。经过询问,她得知是一个外来的疑似精神病患者,通过校外排水管钻入了校内的下水道不肯出来,保卫处的工作人员正在组织营救。凭借着对新闻事件的敏锐性,她立即与新闻社老师沟通,并找来摄影记者。为了得到第一手资料与一个精彩的镜头,她一直在下水道口蹲守,这一等就是六个小时。虽然时间已晚,孙婷婷依然坚持再进行深入的采访再写稿,当采访完参与营救的保卫处工作人员后,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回仅仅亮着几盏灯的新闻网办公室。“采访、写稿、改稿、定稿、稿件发布,当所有程序完成时,我们和指导老师已经共同‘奋战’到了凌晨两三点钟。”回忆起这段经历,孙婷婷说道:“这只是一个例子,它让我切身体会到了新闻社的文化底蕴,这是新闻社继续前进的核心动力。”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孙婷婷一直是抱着不轻易放弃的态度去做新闻,对每一条有价值的新闻敢于坚持。
除了不轻易放弃的态度,孙婷婷认为做一名记者还要“勤学习、勤思考、善于辨别,拥有专业的行为素养、强硬的身体素质”,因此她成为了学校各个部门机构的“老熟客”,各大办公室都知道新闻社有个女生经常来“请教问题”。孙婷婷对于新闻坚持、认真的态度,常被新闻社指导老师作为经典范例。而在她心中,新闻社是“一盏灯”,让她逐渐在迷雾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目标与奋斗方向——在毕业后成为一名记者。
孙婷婷与学生记者交流
“一片沃土” :给予我充足的养分
从聘为校园网新闻社编辑到聘为校报、新闻网记者,再到被培养成网络新闻社社长,孙婷婷的每一步都走得稳扎稳打。2004年,校报新闻社和网络新闻社再次重组合并为新闻社,孙婷婷被任命为新闻社重组后首任社长。作为社长的她急需克服摆在面前的两大挑战,第一个挑战是做好校报、新闻网融合和总社、分社融合的两项融合工作;第二个挑战是解决管理人员断层问题,培养新一批优秀管理人才。除此之外,对于已经大四的孙婷婷来说,管理新闻社并不是唯一的挑战来源,她同时需要专八备考、准备毕业论文以及直面就业压力。
即便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席卷,前进路上步履维艰。但两年的朝夕相伴,新闻社早已成为孙婷婷生活的一部分。她的室友时常打趣,说她的日常就是宿舍、教室、新闻社三点一线。在孙婷婷看来,“家在外地的我,由于不适应新的环境,大一的一年在茫然间度过,在新闻社两年,宣传部的指导老师教会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也从身边一起工作的战友身上学会了很多,新闻社是一片沃土,给了我充足的养分,让我快速成长,让我从迷茫走向自信、坚定,于是我决定留下。”
孙婷婷开始集中精力抓团队建设。她通过定期组织社内业务培训、定期评选表彰、争取各类新闻媒体机构参观学习实习机会,以及以新闻网成立两周年等活动的契机,充分调动全体社员的积极性,提升团队的整体业务水平。当时大学城校区成立不久,社团成员之间的联系不紧密。为了提升团队凝聚力,孙婷婷带领社员多次走访大学城校区,以师兄师姐的身份主动与大学城校区的师弟师妹们交流、沟通,关心她们的生活和学习,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引导他们走出迷茫,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孙婷婷曾说:“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把新闻社建设成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社团,一个综合能力强的队伍。”如今从新闻社走出的校友,有不少如孙婷婷一样在媒体机构从业,表现非常出色,新闻社也正如她所期望的那般阔步向前。
孙婷婷留存着新闻网两周年的校报专刊
“人文家园”:共看繁花似锦开
在必赢官方网站首页网两周年庆报道时,时任大学城校区的指导老师李老师回忆起难忘的事情,其中有一件事让他格外记忆犹新。在第一次大学城新闻社烛光晚会上,当在场其他记者都把前几期剩下来的校报用来垫着坐的时候,孙婷婷情愿直接坐在水泥地板上,她对待新闻社编的校报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可以看出她对新闻社的热爱程度。
“能够成为新闻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参与者和见证者,我感到非常的幸福。”孙婷婷感慨道。大学四年的光阴,她有四分之三的时光都与新闻网作伴。在孙婷婷的陪伴与见证下,新闻网和校报当时已成为华南地区公认做得比较好的校园媒体。在她眼中,新闻社的师弟师妹们很抗“打”,业务能力强,且吃苦耐劳、敢闯敢干。新闻社的老师们给予她专业的指导与帮助,而新闻社为她提供了实践的舞台。“许多新闻社的优秀学生被推荐到新闻机构实习、就业。” 孙婷婷自豪道。毕业求职时,她只想到报社当记者,一做就是18年。“这个身份,是荣誉,也是责任。无甚名利,唯有踏实。”不论是什么类型的新闻报道,她总是“哪有事到哪”。时政报道如全国省市两会、省市党代会,经济报道如经贸、工业、能源,社会民生报道如城市建设、街闻巷议、突发报料、调查暗访。令她最念念不忘的标签是“环保记者”,她用近十年的时间、上千篇文章,见证了广州天更蓝,珠江水更清。
时任羊城晚报编辑部副主任、羊城派APP的负责人蒋铮曾给予孙婷婷高度评价:“不少新闻人逐渐放下执念,在行业阵痛转型的当下,或潇洒转身,或依依不舍地另辟天地。孙婷婷偏不,她有执念——对新闻理想的执念:十余年在采访一线拼搏,练就火眼金睛、柔情辣笔;再转战新媒体,运筹帷幄,坐镇“记者帮”版块,为用户解生活之难、身边之忧”回望记者初心,历久弥坚(引自2018年11月8日羊城晚报记者节特别策划《今天是第十九个记者节 羊晚新生代请您来检阅》)。
孙婷婷坚定地认为,“只要你热爱广外,热爱新闻,追求进步,这里总有一盏灯为你亮着。这就是新闻社的魅力所在!希望这盏灯能够凝聚更多追求进步的优秀学子,一起守护广外人的人文家园。”作为曾在这盏灯下奋笔写稿的新闻网的一员,她对这个激发无数人新闻梦想的人文家园寄予了无限的希望,时值新闻网20周年,孙婷婷祝愿新闻网“风华正茂,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