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外

走进广外

陆振轩

【人物档案】

陆振轩(1902-1999),1902年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于1921年赴法国勤工俭学,获里昂中央高等 工业专门学校理学学士学位和机电工程师学位,1931年回国任铁路部车务处副处长一职,1943年,亲率千余人驼工队徒步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 脉,从印度列城运进6600条轮胎及其它抗战紧缺物资。新中国成立后,他留任广州铁路局副局长、副总工程师。1958年调广东机械学院机械系任副教授,1965年广州外国语学院成立后,他又调任法语系任教授,是学校创建初期唯一的教授。


人们想到他,就想到“大功常隐,宠辱不惊”八字;他为人低调,生活简朴。他淡泊名利,衷心为国,一生都在用行动证明最朴素的行动就是最铿锵的告白。他,在生命的最后三分之一的时光里,服务于广州外国语学院。他,就是陆振轩教授。

鲜为人知的《驮工日记》

如果不是新疆电视台一支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人物记录队伍的挖掘,这段陆振轩生命历程中最为闪光的部分可能到现在也不为大众所知,由陆振轩亲自记录的《驮工日记》也不会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1943年,在抗战最危难的时期,这个四十出头的留法工科学家,重新发现了跨越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的雪域高原的人工驮道,亲自率队从印度徒步,把一批批国际援华军用物资运到新疆。

他临危受命,翻阅旧书,找寻路线,一丝不苟。雪峰高原道路崎岖,气候贫寒,他殚精竭虑;少数民族义民与他并肩作战,同生共死,甚至不幸牺牲,“白骨引路”,他悲痛万分。最后,他带队在这条艰险的驮路上跋涉了山脉河流,戈壁荒原,先后用了55天,共从印度运进新疆6600套轮胎及抗战物资,可复活800辆完整载重汽车动力,完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最悲壮的高原人力运输壮举。

在驮运的每天,陆振轩和他的同伴对一路上遇到的事情、环境、心情都作了习惯性的科学考察记录,为日后可能修建驮路作参考之用。经整理,这些记录成为了《驮工日记》,记录了陆振轩和他的同伴们的爱国、质朴、奉献壮举。

大功常隐,淡泊埋名

在新疆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1943-驮工日记》播出之前,除了参与过驮运的战士们之外,几乎没有人知道陆振轩曾经有过一段如此传奇的经历,包括他的朋友、最后留任的单位437必赢会员中心网页版。

曾经有记者让他把这件事记录下来,他不想写;他的夫人罗振英在世时,也劝他把抗战时期驮运物资之事写下来,他还是不肯。他说,那些事都是凭良心做的,也是自愿做的,不值得宣扬;有小孩听到大人在和陆振轩谈论到这件事,追着他刨根问底,他说很简单嘛,一群人,赶一群羊,运一箱东西,就这样而已。

改革开放前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他不方便谈自己;改革开放后,对他来说一切“禁令”都已去除,他依旧默默耕耘,对在许多人们看来多么“光辉往事”绝口不提。陆振轩从不自我表功,对曾经的壮举也看得云淡风轻,于他而言,似乎一切都不重要,除了那颗诚挚的为国为民的心。

捐赠十几万“双振”奖学金

1958年从铁路局的领导岗位调出到广东机械学院任副教授,再到1965年调到广州外国语学院任法语系教授,一直到1999年辞世,即使一些领域并不能发挥他的工科专长,陆振轩照样不改初衷,随遇而安,一样的乐天。

在担任广外法语系教授期间,陆振轩用流利的法语,不俗的英语、严谨的治学方法征服了学生,深受学生的爱戴。在他的夫人罗振英辞世前的某一年,他们夫妇俩向学校捐赠了他们节衣缩食省下的十多万元作为奖学金,定名为“双振奖”(因为陆振轩教授与夫人罗振英的名字中都有一个“振”所以称为“双振”奖学金),奖励法语系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当年,对于没有额外收入的教授,这可是一笔巨额的捐款,对当时的广外学子来说,更是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动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或许就是描述陆振轩为国为校的最真写照吧。

文字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