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年,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蕴含着创新与求变的动力。自2021年省委外办与我校成立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起,广外青年与乳源便结下不解之缘。在“百千万工程”的号召下,广外青年师生团队积极投身绿水青山之间,从广外与乳源携手开展的“乳源邂逅大湾区之夜暨乳源瑶族文化节”的系列活动,再到暑期“讲好广东故事”的乳源实践队为代表的三下乡活动,以青年之力扬青山之美。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入一座“青山”,听听广外青年践行青春誓言的逐梦故事。
青山展风貌,青年助振兴
听,瑶歌声声扣人心弦;看,瑶绣针针描鸾刺凤;叹,瑶舞飒飒美不胜收。为了推广瑶族民俗文化与美食,去年10月,我校与乳源瑶族自治县联合举办的“乳源邂逅大湾区之夜暨乳源瑶族文化节”在广州长洲岛都市农业公园盛大开幕。舞台上,表演者带来的竹竿舞、篝火表演营造出热情洋溢的氛围,现场观众随着音乐的节奏活动着身体并举起手机记录这一时刻。在长桌宴上,瑶家油浸肉、熏肉、瑶山美酒等瑶族美食让人唇齿留香。在这一场匠心独具的文化节中,游客沉浸式体验乳源饮食与民俗文化,感受乳源人民的淳朴与热情。
乳源文化之花盛放的背后离不开广外师生的辛勤浇灌。据校青志成员毛庆茵介绍,近130名广外同学参与此次活动。他们积极配合现场的多方调动,以灿烂的笑脸和耐心的服务不遗余力地为青山的亮相增光添彩。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有18位广外志愿者成为直播镜头前乳源文化和广外精神代言人。前期的准备工作中,直播志愿者花费大量时间去了解乳源,进而制作直播脚本。在直播间里,他们着瑶服、唱歌谣,神色难掩激动,一边自信大方地展示着特色产品,一边热情地和网友们互动。
广外青年“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志愿者合影
广外青年“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乡村振兴直播志愿团队合影
由于乳源特色农产品种类较多,直播志愿者们采取小组流动式的策略,在不同平台分散直播。每组约持续直播6小时。面对如此高强度的工作,本次直播活动的出镜志愿者刘耀庭坦言:“一开始其实还是会有点小紧张,但是直播时和网友互动时,就会越直播越激动,反倒没那么紧张了。”
谈及到此次直播的效果,指导老师吴怡惊喜地讲道:“各直播平台的累计观看总量破10000!广外青年视频号直播点赞量10万+!”得益于此次乳源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乳源瑶绣工艺品、特色糍粑等农文旅文化以更充满生机活力的面貌展现在了广大青年、游客面前。青年与青山的故事不止于浅尝辄止,而会细水长流。这次活动是从“田园到庄园”的尝试,更多的故事将发生在青年遇见和陪伴青山的那些岁月中。
青山多妩媚,青年扬其美
除了将乳源当地的特色文化传统带到广州,广外青年师生还到乳源感受当地文化。2023年暑假,韶关乳源实践队来到乳源县融媒体中心实习,协助乳源县融媒体中心工作的同时,对乳源当地的非遗文化进行调研,并结合当下热点拍摄短视频宣传瑶族服饰文化。
越过一路绵绵不绝的青山,实践队抵达乳源。“当地民风淳朴,村民都相当热情”,指导老师尹子伊回忆道。他们被山清水秀的美景深深吸引,走进当地时,村民们的亲切笑容也让他们自然扬起嘴角,他们和乳源的缘分种子在不知不觉中被种下。
青年人的灵感也许就源于遇见青山的那个瞬间。五彩斑斓的多巴胺瑶族服饰,轻松活泼的流行音乐,短短几个场景的变幻让人意犹未尽,这是新闻学院韶关乳源实践队结合暑期网络潮流和乳源瑶服而制作的视频《当乳源瑶族服饰遇上多巴胺穿搭》。队长潘钰琪笑着告诉记者,这个视频可以说得上是一次“意外”的拍摄,“当时‘多巴胺’很火,便萌生了拍这个视频的想法。”他们早上决定要拍摄,下午便迅速策划并完成制作。此条视频一经发出,便很快收获大量点赞和转发。“好漂亮的瑶族服饰”“拍得真好,在哪能穿瑶族服饰拍这样的视频呢”网友们在视频下热情评论。
作为乳源当地非遗文化代表之一,瑶绣具有重大的科学、实用和艺术价值。然而,随着当地劳动力的流失,加上瑶绣绣法多变难以上手,手工刺绣服饰因其耗时耗力和价格较高难以销售等因素,瑶绣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困境。为了让瑶绣重新“走出来”,实践队邀请了墨西哥留学生张睿墨拍摄瑶绣视频《您的瑶绣体验官——成就大挑战》。在拍摄过程中,张睿墨以挑战任务的形式,用瑶语自我介绍,参观世界过山瑶博物馆以及体验瑶绣特色“反面绣”。他流利的中文,温暖的笑容,还有视频最后的那一句瑶语的“我爱乳源”让实践队会心一笑。相关国际体验官作品成果在国际在线、南方英文网等平台发布,这是青年在青山间留下的特殊足迹。
国际体验官拍摄现场
“难忘,珍贵,成长。”队长潘钰琪在描述这段经历时,嘴角一直扬着。在本次实践中他们不仅增强了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和乳源的深厚情谊。潘钰琪动情地说道:“我已经把乳源当成第二故乡,下意识关注乳源的动态,从心底希望乳源发展越来越好。”
驻村丹心灿,青年伴青山
2021年7月,省委外办与437必赢会员中心网页版成立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对桂头镇开展联合组队帮扶,一批来自我的驻村干部走进桂头镇,寻民情、谋对策、定规划,为这片瑶乡热土奉献广外教师力量,书写青年伴青山的动人故事。
桂头镇是乳源最大的香芋种植地区,2022年全镇种植香芋面积达2937亩,产量达880万斤,产值达1770万元。近年来,阳陂村村委和驻村队立足香芋产业规模优势,采取了“政府+帮扶单位”的模式筹建加工厂,带动农户增收创收。广外驻乳源县桂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商杰强介绍,未来几年,阳陂村将会开展特色小西红柿与芋头深加工等方面的产业项目,提高乳源当地农户农民的收入,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形成规模化种植、经营、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带动乳源的振兴。
驻村队与当地村民工作
2023年暑期,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迎来了新生力量。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倚马万言,助力振兴”实践队来到乳源,成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助理,协助工作队开展工作。“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马克思主义学院倚马队用行动生动地诠释了他们的座右铭。
他们走入村民家中,开展农村养老服务需求调研工作,成为乡村老人家的“知心朋友”。顶着三伏天的太阳,他们早出晚归,走访了共计三十多户村民。在走访过程中,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爷爷给他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老爷爷笑称自己什么都不缺,自己也闲不下来,就想多做点事。笑容撑开他眼尾的皱纹,好似岁月除了容貌什么也没有改变。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感染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倚马队队员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充满干劲与活力。
那时,正值当地晚稻的插秧时节,马克思主义学院倚马队成员前往王龙围村种粮大户王副的水田中进行插秧工作。因为是第一次插秧,队员们动作生涩并仔细观察示范动作。但他们很快上手,分为几条路线,同心协力完成插秧。马克思主义学院倚马队还就此次插秧活动进行了抖音直播,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马克思主义学院倚马万言队伍在宣讲会合影
乳源作为广外对口帮扶的自治县,与广外往来频繁。商书记以“命运相连”和“共同向前”来概括两者的关系。广外对口帮扶乳源,助力其乡村振兴成为了二者联系的纽带。在同向而行的轨道上,广外为乳源提供智慧和行动,乳源为广外提供实践机会和人才培养的新方向。
看着一批批的广外青年志愿者队伍络绎不绝地来到乳源县,一张张洋溢着青春活力的面庞,听着田野间回荡着青年与乳源人民唠嗑的笑声,商书记对乳源的发展满怀信心:“乳源的发展定会蒸蒸日上。”
青山映霞光,碧波在荡漾,心之所向,行则将至,广外青年师生力量致力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建设之中,尽显风采。路漫漫,话未完,青年心向青山,青山敞怀青年,广外与乳源共同描绘的这幅乡村振兴的水墨丹青画卷正缓缓展开……